近日,临床医学院党总支开展 “反电诈、善交往、悦生活” 系列活动,融合中华传统文化智慧与现代医学科学知识,为医学生健康成长筑牢防线,备受师生关注。
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成熟与社会角色转换的关键期。他们既要系统学习专业知识,也要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形成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及人际交往理念。与此同时,学业压力大、情绪把控能力弱与社会经验欠缺,常使他们陷入学业焦虑、人际矛盾与冲突之中,还易成为电信诈骗目标。学院党总支借鉴齐鲁文化中“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”“君子以文会友,以友辅仁”等思想,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大学生反电诈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,坚定向学向善之心,求得知识和德行的精进。

活动策划依据象声词与大脑互动的科学依据,运用“叮!暂停一下”的口令,通过“叮”这一象声词引起大脑初级听觉皮层和联想皮层同步活跃,以声音模拟和心理联想实现跨感官联动,从而强化记忆与感知,使学生在关键时刻植入暂停意识。如在面对电信诈骗、发生矛盾冲突、情绪波动较大、面临各类诱惑、做出重大决定等场景引发不理智行为时,能使自己及时暂停行动、冷静下来,学会理性思考,做出慎重抉择,实现“暂停十分钟,重启更清醒”。学院为此组织学生开展了各项活动,一起开启这场兼具科学性与文化底蕴的成长之旅。
活动全程彰显文化特色。线上,海报融合祥云纹与“暂停”符号,视频穿插古籍解读与反诈知识;线下,主题班会以“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抉择”开场,汉服志愿者讲解营造氛围。活动开展时,“暂停十分钟”体验现场古琴悠扬、竹简点缀,工作人员借《道德经》引导静思;知识讲座用蔺相如典故阐释情绪管理;情景剧融入戏曲,角色对白引经据典;征文与海报比赛中,学生从传统文化汲取灵感,佳作不断。

“叮!暂停一下”的设计,从神经科学的角度,短促的“叮”声能瞬间激活大脑听觉与联想皮层,通过声与心的联动,让思维紧急“刹车”,为理性思考争取时间。《大学》“知止而后有定”、《礼记・中庸》“慎思之,明辨之” 等传统文化哲理,倡导遇事冷静、审慎抉择。同时,儒家强调“修己以安人”,无论交友还是婚恋,均需以自我完善为前提,以德行与责任为纽带,鼓励大学生汲取“慎始敬终”的智慧,树立正确交往观,构筑健康人际关系。

当前,正处于实习季、毕业季、考试季和面临暑假离校,学生思想情绪波动较大。学院党总支积极围绕“反电诈、善交往、悦生活”主题,以科学为内核,以文化为载体,努力提升医学生反诈能力与综合素养,营造安全、和谐、文明的校园环境,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,引导师生共同打造幸福人生的鲁医样式。
每临大事有静气,智辨善群悦生活。
叮!暂停一下。